
開課單位: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授課教師:林慧芬
社會學為研究社會及其對人類群體影響的科學,運用社會學想像及社會學思維,協助從微視瞭解形塑我們的各種社會互動過程,鉅視角度思考社會制度、社會結構及社會變遷,藉以建立新的觀點及思考視野。
本課程將連結社會學的觀點、理論分析臺灣社會議題,協助社會之觀察、分析、解釋及探索能力,具體運用多元視角,發展批判觀點,據以深度理解不同面向看待事物之新視野。
社會學理論需要結合冷靜的腦及溫暖的心,書本中的理論分析能力,也需要結合在地關懷成為「有溫度的人」。台東受地域限制,大學端及社區端不若其他縣市或都會地區有較多的國際交流機會,國際交流活動讓非營利組織執行常有機會分享推動歷程及做中英文的整理及陳述,大學端輔以適度的英文翻譯,但助人專業的交流是跨越語言的。在地組織因該交流安排,獲得國際人士掌聲及師生諸多肯定,也能成為對在地團體多年努力的充權、打氣與支持。
本課程於有限的人力、時間及經費下,初次辦理並排除萬難邀請Rutgers University ,Central Florida University 師生們共24人來到臺灣參與USR計畫及本課程相關工作坊及參訪實作學習單元。臺東大學端有機會增加辦理國際工作坊及連結USR合作場域的經驗,在國際交流層面,更有效地促進大學端有跨國社區服務經驗多元交流,也增加USR計畫及社區場域緊密合作之機會。無論是對USR計畫場域夥伴、東大師生,都帶來很特別的經驗及相當大的收穫。美國友校師生因實地對話交流過程,讓外國師生也對臺灣多元文化、臺東溫暖助人價值實踐、NPO社區深耕服務給予高度肯定。
略微遺憾,原規劃邀請臺東縣府公部門(社會處及原住民族行政處),因時間無法配合而無法納入安排,但無論如何,爾後仍相當期待如有機會,值得繼續延續此跨校及跨域國際交流,有助深化大學端理論視角、社會實踐的行動方面,及於社會責任的實踐意義發展更具深度及廣度的可能作法。
實地場域活動次數
學生參與人次
串連之外部資源/機構次數
1.場域活動日期:114/04/22
合作單位:孩子的書屋基金會
合作簡述:《原鄉的孩子-心智圖的分析與思考》課程活動
2.場域活動日期:114/05/23
合作單位:Rutgers University & Central Florida University
合作簡述:辦理跨國跨校Rutgers University & Central Florida University社工碩士合辦跨文化工作坊,思考臺美差異與相互學習,增進跨域實務知能及促進社區服務討論機制。
一、課程安排:社會學的觀點及知能提升
本學習課程除分享社會學理論,也探討社會議題包括全球化社會、貧窮、族群、新住民及文化差異,透過社會學理論探討偏見、歧視及社會排除等內容,並就臺灣事件與國際案例,增進同學社會學分析觀點,拓展社會多元議題關懷視角。
二、場域鏈結:場域結合臺東孩子的書屋基金會
本課程結合臺東孩子的書屋基金會合辦,辦理地點位於東大建農里場域「黑孩子黑咖啡」的活動場地,由臺東在地組織以跨國跨校社區服務經驗交流孩子書屋經驗及改善偏鄉兒少與家庭的在地觀點。最後也至知本青林書屋的實地參訪,除了瞭解近十六年來臺東在地如何促進兒少為主體,增進韌性、增加成功經驗的就學、就業、就養等福利社區化推動方向,也進一步深入瞭解具體做法。
三、跨國交流:
建立臺東大學人文學院USR計畫的合作單位,NPO在地經驗與大學社會責任視角實務結合,與國際人士建立雙向多元社區服務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