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12-1社會工作概論

社會工作概論

開課單位:人文學院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授課教師:曾仁杰

課程目標


本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具備社會工作基礎概念,能夠運用基本的社會工作知識與技能關懷與協助社區中的弱勢者,激發學生關懷社區的熱情與從事社會工作的興趣。透過本課程學生進到建農里實際對社區中之低收與中低收入戶進行家戶關懷,除了讓學生實際運用上堂所學,也在關懷訪視過程中與居民建立關係並了解其需求以及社區的資源,最後則讓台東大學與社區成為解決問題的夥伴,達成本計畫所擬定之將大學與公私部門社會網絡進行資訊、資源、資產三方整合,對社區進行培力,讓社區與大學共做共好的目標。具體目標及預期產生之影響如下:

  • 激發學生未來進一步研習社會工作或參與社會服務的興趣。
  • 讓學生有機會實際運用所學服務人群。透過服務弱勢族群,一方面培養學生關懷社會弱勢、承擔社會責任的情懷,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學生自我的檢視與反思,有助其未來生涯更完整的規劃與問題解決能力。
  • 藉由學生關懷訪視,進一步強化建農里居民與台東大學之間的關係,以作為雙方未來發展共榮共好之基礎。

 

課程成果


完成20戶關懷訪視

根據建農里里長提供25戶低收、中低收入戶,由學生3-4人一組共25組進行關懷訪視,其中20戶順利完成關懷訪視,完成率80%,原25戶中有1位案主過世,2位搬離台東到外縣市,1戶找不到案家,1戶拒訪。25組中共完成19份社工評估,17份優點評量,24份資源盤點,22份資源地圖。

安排2場校外機構參訪

由於本課程修課人數80人超過原先所預期規劃的40人,故在機構參訪上由於機構無法一時容納超過50人的人數,因此分成兩組進行機構參訪,為求公平以及考量建農里內有許多家戶有慢性精神疾病醫療照護的需求,因此特別安排兩所性質類似的精神醫療院所,分別是衛福部立玉里醫院以及台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

進行5場業師授課

除了校外教學外,也安排業師到校進行演講、教學,共計5場。讓學生對於社會工作的樣貌,有更實際與多元的了解,並且從業師演講當中讓學生可以進一步認識更多的社會資源以及不同的社會工作實施方式,激發學生思考創新的服務方案或方法。

 
       
       
    

學習心得1

在這學期的社工概論這堂課程裡,學到了很多有關於社會上的社會工作者,不管是在何種領域,他們各自的工作內容,平時接觸的個案,還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歷,都非常精彩,在這堂課裡老師也請到了非常多的社會工作者或是一些協會的人員來向我們進行演講教學,也聽到了許多不同的經歷與知識,還有向我們介紹一些社區的資源,教我們如何調查社區的資源,如何製作社區的資源地圖,同時也讓我重新了解了我們平時生活的社區原來有這麼多的資源以前是我們沒注意到的,而這些資源我們都可以使用。 除了在課堂上的學習之外,另外還有一門參訪課程,是去到位於花蓮的台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做參訪課程,了解了在醫院的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內容與擔當的角色,就是在醫院擔任與家屬之間的溝通橋樑,還了解了當時演講的社工老師平時在醫院的角色以及社會工作的三大方法「個案、團體、社 區」,其內容主要講到醫院社工師的組織架構、業務性質、工作重點、前瞻 展望,社工師也和我們介紹一般比較弱勢的群體,像是:小孩、婦女、老 人、病人等…才會需要社工師的輔助幫忙,還有架構等等,也學習到了在醫療領域裡的社會工作者不同的工作經歷。 而這堂課還有實地的實踐課程,就是去到建農里做訪視個案的學習,而在這過程裡也比之前講的課程內容要困難很多,因為這是實際的訪視,會有一點的不可控因素,像是:個案拒訪,不願意讓我們接觸、還有在前往個案的家時因為比較偏僻,導致地址找不到,還可能被附近家養的狗追,導致有一些危險性存在、還可能和個案約下一次的訪視時個案消失等……,各組遇到的問題五花八門,而我們這一組也不例外,遇到了不可控的因素,因此我們也著重在社區資源盤點的地圖製作,也做了許多的課程作業,也做出了我們的成果,在這一堂課裡收穫了許多。

學習心得2

原先選修這門課時,只以為會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沒想到老師直接讓我們 身入社區,讓我們實地去訪問案主。由於完全沒有想到會這麼快接觸到案主, 其實我和組員們很害怕,害怕禮數做得不周到,害怕對方拒絕我們的訪問。幸運的是,案主不僅不排斥,我們在訪問過程中的一切都平安順利。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讓我們進入社區的安排其實能學到書上沒有的知識。只是我認為老師的事前準備可以做的更完善,而不是讓我們一頭霧水的到社區裡。 不過,也是透過本次的課程,打破了我的偏見。我腦海中的中低收入戶都 是家裡有身心障礙或者隔代教養那樣的家庭,當我們訪問到本次的個案時,也許是不想將負面的展現給外人,又或許是真的很滿足現今的生活,他的家庭其實和大部分的人一樣。家庭由案主、妻子和三個兒女組成,很平凡,當案主述說照顧兒女的故事時,他的表情很輕快。雖然是低收家庭,但是他很幸福。很多人事物光靠文字是無法準確敘述的,得親身經歷才會了解。 再次感謝老師的安排,感謝我的組員們大家同心協力,也感謝案主的包 容,是慢慢地聽我們說,回答每一個問題。

學習心得3

藉由此次訪談作業,我們學習實際與個案對話,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特別的課題,過去都是學習理論上的課程,但透過親自訪視個案,讓我們對於現今社會工作者會面臨的問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一開始在聯絡案主時是被拒之門外的,但靠著碰運氣的心情,去案主的家中附近取得可靠近的線索,才發現其實我們的江女士是一位很可愛的長者。在訪談過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師在課堂中常提到的「拉關係」。在聊天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奶奶的娘家與我的外婆是同鄉,而我們也都是同一族群的人,這讓我感受到回家跟外婆聊天時溫暖的感覺。原來,世界這麼小,可以有這麼奇妙的緣分,一開始失敗時,還很擔心這份作業會不會因此無法達成我們的期望,但只要我們願意跨出那一步,或許就有新的看見。在這短短的幾個小時的訪視,卻讓我與這位奶奶有不同的情感,雖然她因為身體的因素,在醫院住了幾個月,但只要想到她,就會打電話關心她,就像外婆時常關心我那般。我們也發現身心障礙者與年長者,在取得資源較為困難,因為他們沒有辦法自己去爭取,而是需要透過身邊的人去協助,像是家人、里長、里幹事或社工師等。我認為除了像案主這種需要協助的民眾外,照顧者也是需要被關注的,我們也看見一個照顧者角色的困難,除了要關注於自己的工作外,也要時時刻刻關心需要照顧的的家人,在這種種壓力下,可能會造成身心疲憊、喘不過氣。若是政府可以看見在超高齡化的臺灣的城鎮所面臨的困境,並推行相關的配套措施,那就可以讓長者有更完善的照料。教育部所推行的USR計畫也能在社區中實踐,透過在社區內的大學,去走進社區中,給予當地需要的幫助。本學期的課程也讓我反思,在自己生活的社區內,要如何去關心附近的長者,以及我能為他們做什麼事情。期盼在未來可以打開耳朵聆聽需要協助的聲音,邁開腳步去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學習心得4

社工概結合 USR 計畫,讓我有接觸到平常接觸不到的,因為我對於低收入戶者只有兩種概念,一個是真的低收入戶,另一個是裝的低收入戶,經過這一次經 歷後我對於擁有低收入戶類型的有更多的了解,他們並不是沒有再努力,只不過遇到了不可預測的事件,導致沒有足夠的能力兩方兼顧,這次我們抽到的案 主,只能說是很幸運,對於預約、聊天都一帆風順,還有拿到他們招待的烤七里香串,對此我真的很開心,雖然知道他們是低收入戶,卻還是拿取了他們的好意,這次發現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對於他們的困苦,他們依舊能努力下去,我就有不能輸的想法,然後這次發掘自己應該有當訪談者的能力。

學習心得5

在這次訪問個案的過程中,一開始我們打電話到個案的家,本意是詢問一些問題, 然而,電話那端的人以不信任的語氣拒絕了我們。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考慮是否應該換個案,但最終還是決定親自前往進行訪問。一開始,我們抱有一些緊張感, 因為之前通話時的不友好態度讓我們感到壓力。因此,我們先前往個案家附近的房屋詢問鄰居,希望能瞭解個案家庭的大致情況。透過與鄰居的交流,我們得知了一些有用的資訊。隨後,我們正式前往訪問個案。到達個案家時,我們遠遠地看到了個案本人。在進行實際訪問時,我們才發現之前電話那端的人原來是個案的母親。原來,她誤會我們是詐騙集團,才導致了一開始的不歡迎態度。透過這次事件,我深刻體會到事情並非總是表面看起來的那樣。有時候,必須深入了解, 才能真正理解情況。這次經歷讓我學到了在訪問工作中保持開放心態的重要性, 並意識到溝通中的誤解可能會影響整個過程。

學習心得6

經由這次和組員實際進行與案主面對面訪視,增加了我的獨特的經驗。以往只是在課堂上,聽取老師講述個別案例,無法與其產生共鳴。透過這次實際訪視案主,關心案主的個人情況、家庭關係與釐清案主面臨的困難和其實際上需要的社會福利資源等。使我感受到社工是如何協助案主的,在協助的過程中,又會遭遇到什麼困境,藉由這此次的訪視,使我深刻體悟到社工的不易與艱辛。幸運的是,我們的案主是位和藹好溝通的女士,只有在一開始案主不接我們的電話時,受到挫折外,之後,在實際與案主互動過程中,氛圍是愉快良好的,案主與其家人也很熱情回答我們疑惑。總體來說,訪視的過程是良性且愉快的。另一方面,在填寫社會資源分析表時,我們發現案主或其他案例,於接收社會福利資源上,往往處於被動或弱勢的狀態。案主往往需要透過社區的里幹事等人員協助案主連接社會福利資源,假如社區裡的人員對於社會福利資源的了解不夠全面,可能會導致案主所面臨到的困難無法完全被解決等問題發生。此外,在製作社區資源地圖時,我們也發現建農里的社區福利資源很分散,社區福利資源也不夠完整、全面,社區的居民較不易取得社區福利資源。例如我們的案主,其身體不便,無法進行遠程或長時間的移動,需要靠其家人的協助,才可維持行動上的方便,但社區福利資源的分散,導致案主在取得社區福利資源上,往往需舟車勞頓,對其身體勢必會造成傷害。因此,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應考慮民眾實際上的困難,打造一套符合民眾的困難的配套措施,使社會福利資源能被廣善地運用。

學習心得7

這次社工概論的課程,進行了對於建農里的個案,訪談並且整理資源的作業,我在這其中收穫頗多。像是我們雖然有在大一了解過黑孩子以及孩子的樹屋這樣的組織存在,但是我就只是知道在這裡有這樣的團體在進行助人行動,直到知曉了個案的小孩會在放學後由孩子的樹屋幫忙照顧後,我才真正對這樣的社區團體有了實感, 也對於建農里在孩子的照護需求的問題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另外我以為像這樣的個案應該對於生活會也許多的不滿,可是我們小組所採訪的個案卻不太有那樣的氛圍,雖然不確定對方是不是因為不想跟外人講述負面的事件,但個案家呈現的還是和我想像的不同,可見有時候還是要親眼去 看去感受,才不會把學習到東西只記在腦袋裡。 很開心這次有機會可以深入瞭解這個社區,也很感謝個案願意接受我們的訪談,最後感謝老師給我們這樣的機會去深入地方社區。

學習心得8

這堂社工概論的課程規劃,是透過老師在課堂上教學社工的基礎理論,並搭配多位業師(基本上都是社工師)的演講去說明社工這份職業的多樣性,最後利用實務參與去家訪建農里的特殊個案,因為這樣的規劃讓我知道社工師是一個具備專業、多元,且意義重大的一份工作,也是我離社工師這份職業最靠近的一次,更是我最深入了解建農里在地居民的一次經驗。 我們這組被分配到要關懷訪視建農里的一位低收入戶的個案,家訪前需要聯絡個案是否願意讓我們進行訪問,在還沒聯絡前真的是讓我們組員壓力非常大,一直逃避去打電話聯絡,因為發現其他組頻頻被自己的個案給拒絕受訪,讓我們默默給自己增添恐懼,覺得我們這組肯定也會被拒訪,當我們終於鼓起勇氣打電話給案主後,結果並沒有有想像中的糟糕,雖然案主因為工作忙碌之原因,一直想要拒絕我們,但因為我用比較委婉、誠懇的語氣,讓案主最後答應讓我們受訪,使我們終於喘了一口氣,其實事情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不要因為恐懼而停止不前進,對於事情要正向思考,事情也會給予我們正向的回饋, 這是我在正式家訪前最大的收穫。 正式進入案主家中時,我心中抱持的刻板印象是低收入戶在想法上應該會比較自怨自艾,但是見到我們的個案時完全打破這個印象,他非常的知足,想法上也很正向積極,所以讓我可以用滿輕鬆聊天的方式去了解個案目前狀況、需求,搭配事前討論好的訪綱一步一步去與案主建立關係並進行關懷,最後訪問完之後,我們小組也有討論案主目前需要什麼樣的資源,呈現在這份社工概論的期末書面報告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