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12-1銀髮族休閒活動指導與實務

銀髮族休閒活動指導與實務

開課單位: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授課教師:葉允棋

課程目標


臺灣面臨著高齡化社會到來,如何讓高齡者,又稱為銀髮族,能有安康的生活型態,並且因應日常環境,維持著身心靈健康的狀態,是一件刻不容緩的重要事項與議題,更是活躍老化(active ageing)的重要基石。因此,本課程將從導入使用者經驗研究,從銀髮族個體出發,運用發現(Discover)、定義(Define)、發展(Develop)與傳遞(Deliver)的創新思維,去掌握對於銀髮族的理解知識與歷程,並且結合「認知負荷理論」以協助銀髮族活動的設計策略和制定能力。所以本課程目標是讓學生學習評析銀髮族休閒活動指導的批判思考能力,瞭解活動設計與指導的核心概念與知識,養成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其次要目標共有三類:
(1)認知方面: 瞭解銀髮族休閒活動指導的主軸知識與創新思考方向。
(2)技能方面: 掌握髮族休閒活動指導的整體規劃流程與方案評估之技能。
(3)情意方面: 提升學生的挑戰性實作能力與精神。

課程成果


教學創新

透過認知負荷理論,讓各位設計16種不同程度(簡易到困難)的活動。透過這16種不同程度的活動,強化長者(銀髮族)的大腦執行功能,意即讓長者(銀髮族)的大腦在進行重量訓練,以達到鍛鍊的效果。

課程發展

在課程執行活動過程中,包含活動前, 活動中, 活動後等三個階段,共計有12個環節,如以下:活動的主題性、帶領長者運動、動作正確性、口令聲音是否宏亮清晰、發出指令的時間是否洽當、服儀專業且展現活力與熱情、提醒長者動作安全性要領、與長者有目光接觸、能鼓勵學員有適當的互動性、學員參與狀況、能帶動身邊的人一起能帶動、活動的創意性。透過這12種環節細節,讓各位在執行活動時,能夠更加精緻流暢,以達到雙方共學共享共流的效果。

實施成果

銀髮族休閒活動指導與實務累積7套和7場次的建農關懷據點活動教案與成果。在活動的動態過程中,長者對學生的活動設計和關懷均以行動口頭表示非常開心滿意,關懷據點的鄭督導和照服員華姊也給予大力的讚賞和支持,更期盼課程結束後還能保持聯繫。而教學問卷調查方面,本次修課學生共有25位填答者,課程評分數為4.60分(總分為5分),高於校平均(4.45分)、院平均(4.40分)、系平均(4.46分)。而在25位填答者當中,有22位同學推薦其他同學修習本課程,其同意率為88%。

 

每次活動前,總是會由老師(簡稱小棋)向長者介紹本次活動的組別,包含要執行內容、團隊成員、課程道具等,藉由寒暄開場白的方式,建立團隊與長者的情感聯繫,讓長者能夠融入彼此間的情感默契。

團隊在執行活動時,每組會有1位活動主持人,1位副引導員,2-3位協助員,確保長者在執行活動時,能夠安全無虞,並且充分完成每項活動的內容。

每組執行活動時,盡量以圓桌方式進行座位安排,除了讓長者彼此能夠面對面關心夥伴之外,更重要透過【圓】的概念,讓同學與長者拉近彼此間的群體距離

每組同學在執行活動時,一開始還未進入到課程時,就會有組員開始先與長者互動,並且使用國台語雙聲,音量也會大聲,確保長者能夠準確聽到。

無論是熱身、主要活動和緩和運動的主講者(全體組員)都需要口條清晰,動作指令確實到位。

中間換場時,特別是換主講者時,其他組員都會主動並且熱絡去長者聊天,因為聊天對於長者來說,除了瞭解他們的想法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是情感轉移和依附。

學習心得

Q1.這次活動中,哪些論點/觀點/技術讓你印象深刻?為什麼?

1.
激烈活動後帶著長輩做深呼吸的緩和
這是我在觀察我的組員帶活動時發現可以值得學習的地方,我們的活動都屬於比較激烈的運動,長者的也比較容易疲勞,因此我認為帶活動是其次,重要的是能否察言觀色,隨時注意長者的身體狀況。
簡單的慰問作為開場。
長者最需要的就是多和人有互動社交活動,不只可以促進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還能擴展他們的社交圈。

2.
在專業知識方面獲益良多,學長在最後帶領我們用牛角棒去按摩,從腳到頭每個大的穴道教我們怎麼按比舒服,一開始在這方面本來就沒什接觸,在那天跟著做之後就有比較深刻的印象哪個地方怎麼按會是正確的、舒服的,我覺得真的很神奇,按對了方法和地方會讓大家很心平氣和地繼續慢慢按下去,也有一種靜心的作用。

3.
3. 本來人數是剛好的,但有個阿嬤中途要去看醫生,於是由我補上和另一個阿嬤一起活動,阿嬤很有活力!在操作毛巾麻花捲的時候很努力想做成功,我也會給予適當的鼓勵及誇讚,讓他更有動力去嘗試,在跳雙人舞時有時會有錯腳的問題,但經過提醒後阿嬤很快就了解並修正,和阿嬤們一起活動、跳舞,他們很活潑、開心,自己也會感到很開心!!後來阿嬤也很可愛的跟我提出要休息一下,但休息一下後又能起來繼續跟我跳舞。

學習心得

Q1.這次活動中,哪些論點/觀點/技術讓你印象深刻?為什麼?

4.
認知負荷理論。因為老師把它比喻成讓大腦進行重量訓練,我覺得很有趣、生動也很好理解。透過由簡到難去設計16種不同程度的活動,有助於讓長者循序漸進地去接收和理解,並能依照我們設計的內容去進行課程。就像我們在重訓一樣,不能一下子給太重,要先習慣一定的重量後,再一點一點慢慢地疊加上去,最後一定會有所進步,能夠比剛開始做更重的重量,同理應用在本次的課程當中。

5.
從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認知負荷理論,也了解到了它總共分為16個程度的活動,從簡單到困難;這是在上這堂課之前從來沒有聽過的,且對於有跳舞的我來說,這個可以很多面向的運用,我覺得著個理論很棒,也能夠使人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運動,老師在課堂上也讓我們自行想每個活動能夠配得的運動……等,希望自己能夠記住,在將來還能夠用上。

學習心得

Q2.這次活動結束後,你的感想為何?

1.
因第一次和其他組員合作,出現搭配上的瑕疵,在熱身活動帶領時,我的音量不夠大,導致長者聽不太到我的指令,只有跟著做動作,但幸好後來的調整有讓整個活動更順暢,中途在做肩膀手臂的伸展時突然想到可以請長者唱兒歌,一開始還很擔心長者不願意配合,沒想到長者們超級熱情的。
活動開始之前我事先想了幾個教案,但最後臨床教學時,只有用到一個,其他兩個都是現場臨時改變的,當我們在第一個呼拉圈活動時,長者臨時加入,真的是時機非常剛好,我及時反應,邀請這位長者加入遊戲團隊並將呼拉圈傳給最後一位,才繼續後面的活動。
我的教學經驗不多,從升大三的暑假開始和智郁老師一起幫忙育樂營的體操教學,也讓我發現我是一個極有耐心而且對教學有興趣,平時都和小朋友玩耍,現在突然換成要帶長者做活動,還是會有一些顧慮,擔心長者行動不便不知道要怎麼參與活動、擔心語言不通,因家人平常都跟我說國語,我閩南語不太會說,發音也不太標準也聽不太懂,還好我們的組員閩南語都很厲害,在帶活動時做協助翻譯的角色。之前也有聽過其他老師的建議-把這些長輩當作帶小朋友玩,因此我在做活動設計就沒有想的太複雜,主要都是團康活動或是破冰遊戲,讓長輩們都能夠參與到。
總結來說,這次帶活動是很好的經驗,不僅讓我學習同學的優缺點,也讓我們能夠學習從不年齡層帶活動需注意的細節。

學習心得

Q2.這次活動結束後,你的感想為何?

2.
這次的活動,我覺得是一個還蠻特別的體驗,在我們系上的課能夠有這樣帶老人活動的機會很少,雖然我是這樣第一次帶這種活動,要用比較口語或比較鼓勵的方式去教那些老人們,尤其是在帶動氣氛的那個當下真的是要拋開包袱才能帶起來,今天學習到怎麼用溝通玩樂的方式去教他們一種靜態的活動,不然他們覺得無聊(我覺得這很重要),剛開始預想狀況想了很多感覺很慌,但其實老人們對我們也是很有耐心地配合我們,我覺得很棒,這堂課讓我體驗了我不曾體驗過的課程就覺得也沒這麼難,只是我們在設計整個課程的時候的完整性如果可以更好應該會更完美,也謝謝學長幫我們加減了一些活動的部分可以讓整個活動下來更順暢。

3.
這是我第一次到據點帶長者一起活動,活動前和組員們一起討論該如何設計活動,讓大家能動起來,但又有體力負荷與否的考量,最後決定帶簡單的舞蹈,舞蹈前有一些暖身動作,也單純動作也有教具的使用。阿嬤們都很配合也很投入,會讓人不知不覺也跟著陷進去,有兩個阿嬤比較失控一些,但看他們很有活力大家也都很認真在參與,也因為他們真的很有活力,和他們一起跳舞的我也很開心,雖然在聊天的方面我不是很擅長,但我會在旁邊聆聽,適時的一起聊天,或是在一旁提醒阿嬤怎麼做動作,又或是帶阿嬤們做最後的收操放鬆,活動結束後他們很開心的跟我們說跳舞很有趣,並且跟我們道別,自己也覺得很開心很滿足,感覺收穫滿滿的!!

學習心得

Q2.這次活動結束後,你的感想為何?

4.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經驗,一開始的心態會覺得只是為了完成課程,但從準備過程到實際到現場帶領長者,漸漸變得會發自內心想要準備的更完善一點,希望長輩們能夠喜歡、開心,也可以透過我們的安排,對他們有身體上或頭腦上的刺激,而同時也了解到自己需要再加強的地方,在踏入社會之前可以再好好地磨練一番,相信對未來會是個很好的幫助!

5.
這是我第二次到長照機構帶領老人運動,有覺得蠻有趣的,透過一些簡單的活動能夠協助他們激發動能、刺激大腦;過程中也感受到阿嬤們的熱情,我們也是越教越開心,最後的舞蹈也是跳了三遍,阿嬤們真的都很厲害,最後幾乎都能夠跟上了;在這次的活動上受益良多,也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未來,這堂課幫助我很多~謝謝老師。

  •  
  •  
  •  
  •  
  •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