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12-2達克羅茲教學法

達克羅茲教學法

開課單位: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授課教師:何育真

課程目標


本課程的設計不僅強調知識、技能的傳授,還更重視音 樂系學生是否能真心投入喜歡《達克羅茲教學法》這門課程的相關活動、以及 願意到建農里文件站帶領老人家從事律動,以從中體認到身為一位大學生的社 會責任。經由《達克羅茲教學法》的音樂律動課程,各組學生們透過各類型態 音樂帶領建農里文件站的老人家做各種檢已的肢體律動,教學教具包括軟球、 絲巾、各種節奏樂器(響板、響棒、沙鈴、三角鐵)及律音管,透過音樂與律動 課程,幫助老人家發展自發性的肢體律動、以及對身體的知覺能力,讓老人家 經由每周兩堂課能活絡身體各部位的筋骨,並增加與強化其行動力,以達到身 心健康。

課程執行與成果


學習與準備

五月之前的 9 次課程,老師帶領學生們運用達克羅茲(Dalcroze)的音樂節奏律動教學法(Eurhythmics)中音樂與律動的各種練習,學習如何開發自己的身體潛能與創意即興;課程內容包括:節奏律動(eurythmic)、聽音訓練(Solfege),以及即興創作(improvisation) ;聽力訓練課程也使用許多身體律動體驗、立即反應遊戲,甚至使用球、綵帶等3各種道具離體驗音樂元素概念;

文健站課程實作

課堂後面五周,老師分組帶領各組學生們到建農里和社區的老人家做各種音樂律動,首先都會由老師帶老人家聽音樂做暖身運動,再由同學們一一上台帶領老人家聽各種音樂來做傳球、拍手、捻指、踏腳、拍膝等動作,最後再做歌唱的演出,音樂的節奏和動作的簡單度都經過事前的精心設計,以確保每一位長輩都能參與其中。各組學生約 8-9 人,每次參與活動的文健站老人家大約 9-11 人,經由這幾周的音樂活動課程,從對話中以及老人家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都可得知,老人家都相當期盼我們音樂系學生們的到來,每周的活動都讓老人家感到非常開心與歡樂。
 

何老師帶領學生及老人家做律動暖身

學生帶領老人家聽音樂做律動

學生們帶領老人家拍手與傳拍子活動

學生帶領老人家聽音樂做傳球活動

同學帶領老人家邊歌唱邊敲打律音管

下課後何老師、全體同學、和文健站老人家一起開心合影

學習心得1

時間過得非常快,到建農里和長老們互動已經第 4 週了。這組的同學們 選的音樂跟前面 3 組的風格不太一樣,或許是因為這組的組員有陳 00 學姐、 黃 00 學長和鄭 00 這幾位較活潑開朗的同學們,選擇的音樂十分有律動感。而 且這次的所有活動都有跟長老們互動,開頭的暖身活 動就和其他組不一樣 了,他們是希望長老們在活動中心內隨意走動,不是單單站在原地。第二個活 動隨然也是敲奏樂器,不過竟然還有在段落間交換樂器演奏,很特別的想法。 下一個活動 是同學們與長老們圍成一個圈,在第 1、3 拍依順時針/逆時針方 向輪流拍打下一位的掌心,並且可以隨時變換方向。這個活動看似簡單,不過 一開始有幾位長老搞不清楚是什麼時候拍手,重複了好幾次才都了解玩法,那 些阿公阿嬤也都玩得很開心。 這組的組員有 3 位是聲樂的同學,最後的表演 節目當然是唱歌了,不過這次沒有使用任何樂器來伴奏,而且還是唱原住民語 的歌曲,活動真是太棒了,連不在現場的我們也被感動到了。

學習心得2

看到學弟與文健站的阿公阿嬤們相處覺得好可愛,學弟還特地說了阿美族 語稱呼阿公阿嬤,有在用心!我被阿公阿嬤們的勇氣和決心所深深感動。即使 面對著陌生的遊戲世界和複雜的操作,他們依然毫不氣餒,勇敢地嘗試並不斷 努力。他們的堅持和毅力讓我深受鼓舞,也讓我意識到在任何年齡都應該保持 對新事物的探索和嘗試的態度。也感覺透過與阿公阿嬤的交流,年輕人也學會 了尊重與關懷。阿公阿嬤們或許身體已不再年輕,但他們的心靈依然渴望著關 愛和陪伴。年輕人的耐心傾聽和溫暖陪伴,讓老人感受到被重視和愛護的溫 情。這種關懷的交流不僅讓老人感到溫暖,也讓年輕人深刻體會到愛與溫暖的 力量

學習心得3

當他們從第一組帶領的暖身活動開始,就感覺到老人家們已經逐漸活躍 起 來,氣氛變得非常熱鬧。接著,我特別喜歡第二組的帶動唱和舞蹈,他們 巧妙 地利用教小朋友的歌曲來帶領老人家跳舞,這種方法非常適合,讓大家 都能輕 鬆參與其中。之後的樂器演奏部分也非常精彩,與前面的活動完美搭 配。最後 的表演更是讓人印象深刻,有吉他的伴奏,大家一起唱起以前的老 歌,營造出一種溫馨又懷舊的氛圍,讓所有人都能參與到大合唱中,感受到音 樂的魅力和 集體的力量。

  •  
  •  
  •  
瀏覽數: